上海办公室装修公司

切换到新站
 
 
  • 装修课堂Decoration classroom
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 甲方工作Party work 办公风水Office fengshui 装修材料Decoration materials 施工管理Construction management 家具配置Furniture configuration 装修知识Decoration knowledge
 
朗艺首页 装修课堂 设计服务知识 风格介绍及基础知识

风格介绍及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后现代装修风格_后现代风格设计说明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美国和西欧出现了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美国建筑师R•文丘里在《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1966)中提出的一系列与现代主义针锋相对的观点。他倡导一种复杂和有活力的建筑,提倡兼容并蓄,引用历史和乡土语言,推崇曾被现代主义拒之门外的模糊性、讽喻性、象征性、装饰性、民族性、地方色彩、公众趣味和鲜明的个性等丰富多彩、兼容并包的设计形式,所以后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和派别五花八门,甚至难免光怪陆离、良莠混杂。有所谓野性主义、新方言派、光亮派、重技派、怪异建筑派等。1977年,建筑评论家詹姆斯在其《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体现多义性与模糊性,融精英文化与大众趣味,历史性与现代性为一体,是一种“激进的折中主义”。斯特思将后现代主义建筑总结为“隐喻”、“装饰”和“文脉”三大特征。

  后现代主义风格代表作有: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巴黎蓬皮社艺术与文化中心,摩尔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等。

  可以说,室内设计方面直接沿用后现代建筑风格,在进行创作时,出现“隐喻”、“装饰”和“文脉”等手法,在形式上突破现代主义单一标准的风格,更多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习俗,引向多元化风格。

  后现代主义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设计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其创造一种融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糅大众和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和室内环境。对后现代风格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设计思想来分析,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人物有P•约翰逊、R•文丘里、M•格雷夫斯等

二、什么是日式装修风格_日式装修风格设计说明

  日本和建筑,又称“和样建筑”或“日本式建筑”。13~14世纪日本佛教建筑继承7~10世纪的佛教寺庙、传统神社和中国唐代建筑的特点,采用歇山顶、深挑檐、架空地板、室外平台、横向木板壁外墙,桧树屋顶等,外观轻快洒脱。

  日式设计风格直接受日本和式建筑影响,讲究空间的流动与分隔,流动则为一室,分隔则分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总能让人静静地思考,禅意无穷。

  日式风格特别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借用外在自然景色,为室内带来无限生机,选用材料上也特别注重自然质感,以便与大自然亲切交流,其乐融融

三、什么是欧式装修风格_欧式装修设计说明

什么是欧式装修风格

  欧式风格在人们的概念中最典型的就是希腊、罗马柱式结构,一看到欧式建筑首先就想到多绕、爱奥尼亚、科林斯三大柱式。其实,欧式风格范围较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就有:古代希腊、罗马古典风格,哥特式风格,拜占庭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以及以后多样化发展的风格。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故其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石质梁柱结构建筑形式以及规范化的标准格式,创造了多绕、爱奥尼亚、科林斯柱式,其风格端庄典雅、亲切开朗、讲究构图、施工精确、精雕细刻,还运用视觉差纠正法以取得很高的艺术效果。

  到了古罗马时代,形成采用砖石、以天然的火山灰混泥土砌筑、构架各类柱式和拱券相结合的“券柱式体系”,使各种复杂功能的建筑获得理想的内部空间。

  哥特式风格将技术和艺术结合,其尖券、尖形肋骨交叉拱、飞扶壁、束柱、花窗棂、彩色镶嵌玻璃窗和高耸的塔尖等构成鲜明特征,故又称为“高直风格”。

  后来发展到拱券穹隆的结构构造技术,进行了融合东、西方技术文化精华的创新,用各色云石、玻璃、彩色面砖进行装饰,构成拜占庭装饰的独特风格。

  巴洛克风格特点是运用曲面、波折、流动、穿插等灵活多变的夸张强调手法来创造特殊的艺术效果,以呈现神秘的宗教气氛和有浮动幻觉的美感。
洛可可风格追求纤细、繁复、喜好类似蚌壳、旋涡、水草等曲线形花纹图案,并涂以金、白、粉红、粉绿等颜色,讲究娇艳的色调和闪耀的光泽,还配以镜面、帐幔、水晶吊灯和豪华的家具陈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后来欧式风格有较多的表现手法,但基本特征还是以古典柱式为中心

四、什么是中式古典装修风格_中式古典装修风格设计说明

  中式古典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

  中式古典风格常给人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所以谈及中式古典风格实际上还包括民族风格,各民族由于地区、气候、环境、生活习惯、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当地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不同,具有独特形式和风格,主要反映在布局、形体、外观、色彩、质感和处理手法等方面。

  中式古典风格主要特征,是以木材为主要建材,充分发挥木材的物理性能,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或穿斗式结构,讲究构架制的原则,建筑构件规格化,重视横向布局,利用庭院组织空间,用装修构件分合空间,注重环境与建筑的协调,善于用环境创造气氛。运用色彩装饰手段,如彩画、雕刻、书法和工艺美术、家具陈设等艺术手段来营造意境。

五、什么是现代装修风格_现代风格设计说明

  现代家装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鲍豪斯学派,该学派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方法。鲍豪斯学派重视实际的工艺制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佩斯认为:“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改革。‘“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代建筑技术,建筑表现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杰出代表还有柯布西耶和凡德罗。

  在进行室内创作时如何体现现代风格,格罗佩斯有一句名言:“从房屋的使用功能、新材料和结构方式中,发展新的建筑形式。”在进行室内设计活动之前,建筑设计师已经给建筑以一种风格空间,我们要做的只是延伸其某种品质,进而去为完成其品质表达的方式,可从新材料及其使用者的功能要求入手。如果我们是形式服从功能,反对套用历史风格,否定传统风格,废弃建筑的附加装饰,认为美在于其空间的容量与体量的组合 构图中的比例权衡与表现。

  现代家装风格由于把功能置于首位,故又称功能主义风格,又因为很快风靡世界各地,因此又称为国际风格,因忽视设计的艺术性、地方性和民族性,易导致千篇一律的形式。

六、什么是乡土自然装修风格_乡土自然装修风格说明

  乡土自然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表现手段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的纹理,感觉清新淡雅。

  此外,由于其宗旨和手法的雷同,也可把田园风格归入自然风格一类。田园风格其实就是乡土风格,田园风格在室内环境总力求表现休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也常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巧妙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

  砖墙瓦顶的英国希尔顿市政中心以及耶鲁大学教员俱乐部,室内采用木板和清水砖砌墙壁,传统地方门窗造型有坡屋顶等,人们把它称为“乡土风俗”或“地方风俗”,也称“灰色派”。

  不管是乡土风格,还是自然风格,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关键是设计师如何提升自然、乡土风味,然后整合成新的空间形式,给人以愉悦或想象。只是一味地为表达乡土、自然而进行的照抄照搬,即生搬硬套而形成的所谓空间,不但俗气,还会让人看了难受

 

设计师设计室内装修时的原则

  房子准备装修了,每个人都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一定要将房子装点得气派、漂亮、有品味。认为装修这样的大事一生难得有几次,受这种心理影响,往往就会大张旗鼓,不惜耗尽积蓄甚至负债搞装修。那么室内设计师怎样设计出客户满意的室内装修效果图及方案呢设计师设计时需要把握那些设计原则呢

1、遵循“简洁就是美”的原则
  在注重居室功能、空间后,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居室设计中的风格、流派,那么我们可以遵循简洁就是美的原则,不实用的不用,能省的就省。这样不仅使房间显得简约大气,还会省掉不少花销,并且还为以后的软装饰留出了弹性空间,尽显主人的文化品味。

2、整体规划,不东拼西凑
  有的人为省钱舍不得出那一笔设计费,认为设计师也是听业主怎么说就怎么做,干脆不请设计师,自己动手可,但因为没接受过专业教育,做起来力不从心,东家引用一点,西家照搬一点,书上沿袭一点,钱花去不少,装修出来却怎么看怎么别扭,返工又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做出构思巧妙、具备个性又有实用价值的装修,最好还是请一名室内设计师来为您整体规划空间。室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对材料的敏锐把握、丰富的工作经验,往往在你觉得“不经意”间做出很好的效果来。

3、不一定越高档越好
  善于理财的人总会将钱用在点子上,而居室装修并不是材料用得越高档效果就越豪华,最重要的是装修实用,有一两个造型亮点用高档草料即可尽显品味。其余的从简即可。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只注意表面功夫,对饰面的材料很注重,对里面结构的板材则能便宜就便宜。一定要选用环保材料,避免花钱为自己装个“毒气室”。

室内设计知识

<一>室内设计知识——色彩的搭配技巧
        居室色彩选择搭配应以符合主人的心理感受为原则。通常,有这样几个色调的搭配方法:——轻快玲珑色调。中心色为黄、橙色。地毯橙色,窗帘、床罩用黄白印花布,沙发、天花板用灰色调,加一些绿色植物衬托,气氛别致。
        轻柔浪漫色调。中心色为柔和的粉红色。地毯、灯罩、窗帘用红加白色调,家具白色,房间局部点缀淡蓝、有浪温气氛。
        典雅靓丽色调。中心色为粉红色。沙发、灯罩粉红色,窗帘、靠垫用粉红印花布,地板淡茶色,墙壁奶白色,此色调适合少妇和女孩。
        典雅优美色调。中心色为玫瑰色和淡紫色,地毯用浅玫瑰色,沙发用比地毯浓一些的玫瑰色,窗帘可选淡紫印花的,灯罩和灯杆用玫瑰色或紫色,放一些绿色的靠垫和盆栽植物点缀,墙和家具用灰白色,可取得雅致优美的效果。
       华丽清新色调。中心色为酒红色、蓝色和金色,沙发用酒红色,地毯为暗土红色,墙面用明亮的米色,局部点缀金色,如镀金的壁灯,再加一些蓝色作为辅助,即成华丽清新格调
 <二>室内设计知识——设计的十种形式
        室内设计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满足其功能实用,运用形式语言来表现
        主题情感和意境,形式语言与形式美则可通过以下方式表现出来。
        一、对比。对比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定型技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形体、色彩等作对照就称为对比。把两个明显对立的元素放在同一空间中,使其既对立又和谐,既矛盾又统一,在强烈反差中获得鲜明的对比,求得互补和满足的效果。
        二、和谐。和谐包含谐调之意。它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各种室内物体的形、色、光、质等组合得到协调,成为一个非常和谐统一的整体。和谐还可分为环境及造型的和谐、材料质感的和谐、色调的和谐、风格样式的和谐等。
        三、对称。对称是形式美的传统技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又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对称给人感受秩序、庄重、整齐、和谐之美。
        四、均衡。生活中金鸡独立,演员走钢丝,从力的均衡上给人稳定的视觉艺术享受,使人获得视觉均衡心理,均衡是依中轴线、中心点不等形而等量的形体、构件、色彩相配置。均衡和对称形式相比较,有活泼、生动、和谐、优美之韵味。
        五、层次。一幅装饰构图,要分清层次,使画面具有深度、广度而更加丰富。缺少层次,则感到平庸,室内设计同样要追求空间层次感。如色彩从冷到暖,明度从亮到暗,纹理从复杂到简单,造型从大到小、从方到圆,构图从聚到散,质地单一到多样等,都可以看成是富有层次的变化。层次变化可以取得极其丰富的视觉效果。
        六、呼应。呼应如同形影相伴,在室内设计中,顶棚与地面桌面与其他部位,采用呼应的手法,形体的处理,会起到对应的作用。呼应属于均衡的形式美,是各种艺术常用的手法,呼应也有“相应对称”、“相对对称”之说,一般运用形象对应、虚实气势等手法求得呼应的艺术效果。
        七、延续。延续是指连续伸延。人们常用“形象”一词指一切物体的外表形状。如果将一个形象有规律地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连续下去就是延续。这种延续手法运用在空间之中,使空间获得扩张感或导向作用,甚至可以加深人们对环境中重点景物的印象。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与运用

 室内设计是人为环境设计的一部分,主要指的是“建筑内部空间的理性创造方法”。换句话说,室内设计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艺术为形式来表现的,目的在于塑造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既有生活品位,又有文化内涵的室内生活环境。

 谈室内设计的艺术表现性,无疑就涉及到了美,美离不开艺术,美离不开和谐,美离不开色彩,室内色彩设计无疑在室内艺术设计即表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马克斯在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到,人类是“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的”,即“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从石器时代的穴居草棚到近代高楼大厦,无不显示出建筑形式的美,如:比例、和谐、色调、质感、均衡、韵律、构图、序列等等。色彩被广泛运用于艺术活动的实践中,色彩也无一例外地在现代室内设计以及运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色彩丰富了世界,同时,色彩本身也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它不仅客观存在,也是人类视觉感官的重要感觉方面。在这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不同的色彩有其不同的性质,显现出不同的特征。于是,人类也就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然现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早在哥德时代,就把色彩区分为两类:一类是阳性的,即:黄、红黄(橙)、黄红(朱砂),它们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活跃的和奋斗的”姿态;另一类是阴性的,即:蓝、红蓝、蓝红,它们适合于一种“不安的、柔和的和向往的”情绪。在这里,哥德所说的阴性和阳性,就是色彩的冷或暖。可以这样讲,只要有色彩关系存在,色彩就有冷暖之分,这一特性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色彩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色彩的表情是以联想为基础的, 如“绿色唤起我们对自然的种种设想,而蓝色则像水那样清凉。红色是会令人激动的,能使人联想到火、血和革命的含义。”人们内心的情感、审美的情感可以通过色彩来体现。

 清代的李渔提倡居室要在俭朴、平凡中有新意,以追求内心的闲情逸致,切不可效仿他人。他说:“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织巧烂灿。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与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这里提到的“新”“奇”“雅”以及“创与标新”,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高贵华丽,是精而不丽。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不论是居室还是公共空间环境,无论是在使用功能方面,还是在大众的心理感受方面,都要求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更多的提供便利舒适的服务,以实现环境气氛与心情的和谐,给消费大众存留一份好心情。要使室内空间有一个和谐的、使人心悦的色彩氛围,使其充满某种情调,让使用者从中获得愉悦的心境和美妙的感觉,色彩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室内色彩不仅是创造视觉效果、调整气氛和心境表达的重要因素,而且具有性格的表现、光线的调节、空间的调整、活动的配合以及气候的适应等功能。室内色彩从结构的角度上讲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背景色彩。指的是室内固定的天花板、墙壁、门窗和地板等这些室内大面积的色彩。根据面积原理,这部分色彩适于采用彩度较弱的沉静的颜色,使其充分发挥背景色彩的烘托作用。其次是主体色彩。指的是那些可以移动的家具和陈设部分的中等面积的色彩组成部分,这些才真正是表现主要色彩效果的载体,这部分的设计在整个室内色彩设计中极为重要。再就是强调色彩。指的是最易发生变化的摆设品部分的小面积色彩,也是最强烈的色彩部分,这部分的处理可根据性格爱好、环境的需要,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

 设计师向来最关心和研究的主要是色彩的和谐。怎样才能使色彩的搭配更加趋于合理,如何能使各种色调变化最融洽地相互结合在一起。按规律,室内色彩设计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关系色类和对比色类。关系色类,包括单色相和类似色相;对比色类,包括分裂补色、双重补色、三角色、四角色等多种色彩设计类型。总之,无论哪一类型的色彩计划,都必须考虑根据室内设计效果的综合需要加以制定。合理运用色彩和谐的配置,常常会使人感受并且保持一种全新的、愉悦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色彩环境对于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设计师们所关注的。哥德曾提到“一个俏皮的法国人自称,由于夫人把她室内的家具颜色从蓝色改变成了深红色,他对夫人谈话的声调也改变了。”可见,色彩氛围以及由此呈现出的某种情调,会极大地影响人的情绪。

 室内色彩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根据对象确立一个色彩基调,也就是色彩的总倾向。决定色调的主要因素在于光源色和物体本身固有的色彩倾向,为了实现室内色彩设计的和谐效果,可通过装饰材料的选择、室内陈设的色彩设计和光源的利用,包括对日光源和人工光源的合理利用等等。因为,没有光线,一切视觉现象都不可能存在。室内光线,一方面必须要能满足生活功能的需要,要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又要求能满足营造环境氛围、视觉效果和情感因素的需要。只要我们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运用,就不难能营造出一个赏心悦目的、有着独特情调的室内环境氛围,并且能与人的感觉达成和谐和认同。

   对美的向往是人类长期以来共同不变的追求,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追求是全方位的、高水准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师运用室内设计这一科学、艺术和生活相结合的手段,设计出现代人崭新的生活方式,创造出适合现代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境界、文明水平,最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价值。

室内设计色彩运用的几大基本原则

一、形式和色彩服从功能

  充分考虑功能要求 室内色彩主要应满足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于使人们感到舒适。在功能要求方面,首先应认真分析每一空间的使用性质,如儿童居室与起居室、老年人的居室与新婚夫妇的居室,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或使用功能有明显区别,空间色彩的设计就必须有所区别。

二、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

  室内色彩配置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室内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定好空间色彩的主色调。色彩的主色调在室内气氛中起主导和润色、陪衬、烘托的作用。形成室内色彩主色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内色彩的明度、色度、纯度和对比度,其次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有统一而无变化,达不到美的效果,因此,要求在统一的基础的求变化,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取得统一又有变化的效果,大面积的色块不宜采用过分鲜艳的色彩,小面积的色块可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此外,室内色彩设计要体现稳定感、韵律感和节奏感。为了达到空间色彩的稳定感,常采用上轻下重的色彩关系。室内色彩的起伏变化,应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注重色彩的规律性,切忌杂乱无章。

三、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

  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改善空间效果。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笨粗之感。 四、注意民族、地区和气候条件 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是室内设计基本规律。但对于不同民族来说,由于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不同,其审美要求也不同。因此,室内设计时,既要掌握一般规律,又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的特殊习惯和气候条件。

 色彩包围出的好心情

 作为装饰手段,墙面色彩因能改变居室的外观与格调而受到重视。色彩不占用居室空间,不受空间结构的限制,运用方便灵活,最能体现居住者的个性风格。

 色泽功能

 色彩的心理作用 每一种颜色都具有特殊的心理作用,能影响人的温度知觉、空间知觉甚至情绪。色彩的冷暖感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某些事物的联想。例如,从红、橙、黄等暖色会使人联想到火焰、太阳,从而有温暖的感觉;从白、蓝和蓝绿等冷色会联想到冰雪、海洋和林荫,而感到清凉。

 色彩与空间感

 基于色彩的彩度、明度不同,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可产生前进、后退、凸出、凹进的效果。明度高的暖色有突出、前进的感觉,明度低的冷色有凹进、远离的感觉。色彩的空间感在居室布置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空间狭小的房间里,用可产生后退感的颜色,使墙面显得遥远,可赋予居室开阔的感觉。

 色彩与人的情绪

 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明亮的暖色给人活泼感,深暗色给人忧郁感。白色和其它纯色组合时会使人感到活泼,而黑色则是忧郁的色彩。这种心理效应可以被有效地运用。例如,自然光不足的客厅,使用明亮的颜色,使居室笼罩在一片亮丽的氛围中,会使人感到愉快。

 墙壁用色

 墙面的色彩,构成了整个房间色彩的基调,其次,如家具、照明、饰物等色彩分布,都受到它的制约。 墙面色彩的确定 首先要考虑居室的朝向。南向和东向的房间,光照充足,墙面宜采用淡雅的浅蓝、浅绿冷色调;北向房间或光照不足的房间,墙面应以暖色为主,如奶黄、浅橙、浅咖啡等色,不宜用过深的颜色。 墙面的色彩选择 要与家具的色彩、室外的环境相协调。墙面的色彩对于家具起背景补托作用,墙面色彩过于浓郁凝重,则起不到背景作用,所以宜用浅色调,不宜用过深的色彩。如果室外是绿色地带,绿色光影散射进入室内,用浅紫、浅黄、浅粉等暖色装饰的墙面则会营造出一种宛如户外阳光明媚般的氛围;若室外是大片红砖或其它红色反射,墙面以浅黄、浅棕等色为装饰,可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

 暖色系列:红、黄、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而青、灰、绿色等冷色系列则使人感到清静,甚至有点忧郁。白、黑色是视觉的两个极点,研究证实: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感觉麻木,久而久之,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把房间都布置成白色,有素洁感,但白色的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

 正确地应用色彩美学,有助于改善居住条件。宽敞的居室采用暖色装修,可以避免房间给人以空旷感;房间小的住户可以采用冷色装修,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大些。人口少而感到寂寞的家庭居室,配色宜选暖色,人口多而觉喧闹的家庭居室宜用冷色。同一家庭,在色彩上也有侧重,卧室装饰色调暖些,有利于增进夫妻情感的和谐;书房用淡蓝色装饰,使人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研究;餐厅里,红棕色的餐桌,有利于增进食欲。对不同的气候条件,运用不同的色彩也可一定程度地改变环境气氛。在严寒的北方,人们希望温暖、室内墙壁、地板、家具、窗帘选用暖色装饰会有温暖的感觉,反之,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采用青、绿、蓝色等冷色装饰居室,感觉上会比较凉爽些。

  音乐与色彩的关系

  声 色 迷 离

  如果黑暗是音乐的形体

 朋友们约我谈音乐与色彩的关系,有点赶鸭子上架,因为我自忖是个“乐盲”――此时忽觉这个词格外有趣,为什么不说“乐聋”呢?构造法似乎也暗示着“看”的优先性,更准确地说,是人的生活状态对“看”的更深的依赖感。但我在懒散中忽然读到张爱玲的《谈音乐》,有段文字触动了我:

 “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既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味的愉快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张爱玲在文中漫无边际地扯着洋腔土调,似乎都不如在开篇谈气味谈色彩时那般痴迷,让人可以觉察到肌肤上纤毛的微颤。回顾起来,我对色彩的好感逊于文字,对音乐的好感逊于色彩,这种感官的偏好,本是天生的。但好事者往往喜欢让感官们弥漫一气,探究起色、味、音,眼、鼻,耳的暧昧关系来。而诸多窜来窜去的讨论,大都离不开对“通感”的阐释。

 许多时候,我们把“通感”视为一种修辞手法,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被频频引证的一句话:“塘中的月光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理解这种层次的通感,在一个“像”字。“像”是一座桥,使听觉与视觉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或许“通感”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且时时做偷机取巧之用。大学时听一位音乐教授讲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上的图画》,他诱导我们动用形象思维,去想象出神灵活现的侏儒、古堡、牛车、基辅大门――并告诉我们这些形象就是乐曲的内涵。虽然素材与作品之间并非隐喻关系,但我总怀疑那位教授的潜在动机是他的“通感”情结。

 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我读到了对通感的创作本体论意义上的阐述:“现在,在心理学领域内”联想“理论再也不能令人满意了。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我想,康定斯基所说失效的“联想”,就是修辞意义上的“通感”;富于意味的是,康定斯基也只能用“好比”来结构。

 形式跃居为内容(而成为内容的形式将受到新的瓦解),康定斯基完成了令人振奋的一跳。虽然德拉克洛瓦早就说过:“众所周知,黄色、橙色和红色具有快乐和丰富的含义”,但在跑道上运势滑行和腾出地面的一瞬毕竟不同。这一跳是如何完成的呢?我发现“形式”的色彩是踩着音乐摇摆的荷叶跳上“内容”的宝座的――这只宝座也是荷叶做的。因为“乐曲声直接作用于心灵并在那里激起回响,因为乐感是人所固有的”,只有和音乐相通,色彩才能“直接”地作用于精神。这里,  “像”字那座桥梁从平卧忽而竖了起来,音乐变成了雅各的天梯。

 似乎是宿命,在上世纪之交,艺术的各领域都有着“九九归一”的抱负。任何艺术形式,都希望无限地接近音乐,这一思想似乎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里得以完成。在诗歌领域,比如马拉美对音乐性的追求,远远不是寻个押韵、悦耳了,而是一种在“音”中忘却“义”的诱惑。这种诱惑,会让诗歌消弥于乐音之中,会让生活的脚掌脱离尘土,正所谓“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马拉美是造梦的高手,但我更信服帕斯捷尔纳克的话:“词汇的音乐性在文字语言与口头语言中永远不是单纯发声问题。它也不仅仅产生于元音和辅音的和谐上。它产生于语言与它的意义的关系上。所以意义――即内容――应当永远占主导地位。”当“音乐性”这个词泛滥成灾,在消费者的狂热中贬值之时,我更愿意保守地坚持,每种感官每种媒介的独立性,因为“像”不是“是”,爬上“梯子”也不意味着你就能望见天堂;都上了天堂,人间岂不寂寞荒凉?

 攀上音乐梯子的色彩是什么样的色彩呢?康定斯基举了红色为例。“这种红色没有任何独立的冷暖过渡;而且我们应该这样设想:红色调里的各种微妙的变化也是如此。为此我才说这种精神视觉是模糊的。但是既然这种内在声音在没有冷暖倾向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下去,我们同时也可认为它是明确的。”柏拉图的理想我想在这种奇妙的色彩中实现了。它既为人世所无,又分明存在于我们的内在声音;它既有理性的冰冷明晰,又有感性的温情脉脉,撩人心扉。在我们说“蓝调音乐”时,我想就是康定斯基的蓝。

 如果说康定斯基是让色彩向上爬的话,兰波则是让音乐向下滑。因为,对音乐色调的直觉把握并不足以催发我们的想象力,奇妙的是色彩的繁衍能力。“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终有一天我要道破你们隐秘的身世。”元音隐秘的身世是什么呢?如果仅停留在寻找色彩的对应上,兰波的发现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就像只找到通往家园的路径,而对家园的门廊仍然一无所知。于是兰波接着想象到:“A,苍蝇身上的黑绒胸衣,围绕着腐臭嗡嗡地飞行。”“A”找到了黑色,黑色在人世上找到了一只苍蝇,有点借尸还魂的意思。找到了尸,黑色才不会空虚,“A”才能有安稳的感觉――这里,我们甚至可以做一次尼采式的形而上学的颠覆:如果没有繁复的生活经验,没有无意识的沉积,我们是否可能对色彩、对音乐的色彩有起码的感知?那么,什么找到了“A”呢?在康定斯基的论证中,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引述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一段词:

  “灵魂里没有音乐的人,

  不会为甜蜜和谐的乐声所感动,

  他们为非作恶,使奸弄诈,

  他们的灵魂象黑夜一样昏沉,

  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

  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

  听这音乐!

  “他们的灵魂像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我觉得是这段词里最有“音乐性”的两句。出现这两句时,我忽然预感着琴弓绷紧,第一声乐音将从黑暗中勃然而发。没有这两句,那么再“甜蜜和谐”的乐声也会象吊死的幻影一样。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诗的结构,头三句只是为后两句作铺垫,这是莎士比亚惯用的花招,你会感到,不是“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而恰恰是说话者对音乐一无所知。只有当说话者一步一步走过了“他们的灵魂象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这两句后,他才察觉到自己对黑暗的胆怯,对音乐的胆怯。他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因为开始他在贼喊捉贼。这时,他听到了黑暗中发出的声音:“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听这音乐!”

  音乐从黑暗中发出,但我们无法把黑暗理解为色彩,正如黑暗中的无声,我们无法把它理解为音乐。大音虚声,大象希形,我们触到了象与声的极限;太初有道,太初有光,但道人听不见,光人也看不见。我相信,在神的王国里,音与色,本是一体;只有到人的王国,才有音与色的等级。

  色彩叫人安心,音乐让人心慌,张爱玲说的是实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常识,常识是人的本性。但人的本性还有一条,就是他总想超越自己的本性,老歌德一年只敢看一部莎士比亚,不知他听贝多芬时会不会战战兢兢。听音看色,是人的本能;听音有色,看色有音,也是人的心灵的本然构造。那么我们在什么层面上谈论音乐与色彩的问题上才能有些意义呢?我好象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

  在此,我想引一段杨小彦在《读图时代》中的话:“长久以来,我总是把莱辛所写的美学著作《拉奥孔》看作是文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一个象征性转折……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描写死亡可以尽可能地使用想象力,极力去渲染其中真实的恐怖气氛,人们在阅读当中自己去体会这种气氛并在体会当中去获得审美的升华。可是,如果画家们真的把死亡的景象如实地画出来,人们就会受不了,因为视觉本身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直接性,会导致生理而不是心理的不良反应。所以,莱辛对于”美“的最后规定是在视觉上以不导致生理刺激为底线。的确,从古希腊开始的艺术,为了视觉上的愉悦感,画家们发展出了一种样式,雕塑《拉奥孔》便是这种样式的一个著名的例子,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拉奥孔和他的三个儿子的垂死挣扎是如何变成了优美的形体展示。”

  今天,“图已经成为千变万化的足以和文字抗衡的另一类存在,成了文字真实意义上的异化物”。而我发现在人们对文字与图像――当然图像的外延远远要广于色彩――的争论过程中,音乐一直处于缺席状态,不知它欲当旁观者,还是当大法官。所以,当我们把音乐引入这场注定要旷日持久的争论中时,无疑是一次冒险,而新的生机和意味将在冒险中被发现。

 色彩与视觉

 ◆ 颜色感觉要素

 一个物体在视觉上引起的颜色感觉是由以下三种因素决定的:

 (l)物体表面将照射光线反射到主间的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表面物理与表面几何特性。

 

 (2)照明光源的性质,即光源的波长构成特性一光能在相关视觉波段范围内的能量分布,从光源的色品质量而言,也就是它的色温。

 (3)眼睛的感色能力,主要决定于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系统的光线感受能力和处理与传送光刺激的能力。

 ◆ 色彩视觉的三要素

 1.色相 色相是色彩的一种最基本的感觉属性,这种属性可以使我们将光谱上的不同部分区别开来。即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感觉采区分色谱段。缺失了这种视觉属性使无所谓色彩了 就像全色盲人的世界那样、根据有无色相属性,可以将外界引起的色感觉分成两大体系:有彩色系与非彩色系。

 (l)有彩色系 即具有色相同性的色觉。有彩色系才具有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三个量度。

 (2)非彩色系 即不具备色相属性的色觉。非彩色系只有明度一种量度,其饱和度等于零。

 2.饱和度 饱和度是那种使我们对有色相属性的视觉在色彩鲜艳程度上做出评判的视觉属性。有彩色系的色彩,其鲜艳程度与饱和度成正比,根据人们使用色素物质的经验。色素浓度愈高,颜色愈浓艳,饱和度也愈高。描述饱和度感觉的程度词是浓、淡、深、浅。非彩色系是饱和度等于零的状态,正如同我们在彩色显示器上将色彩逐渐调淡,到最后便成了黑白画面一样。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眼睛对色彩的饱和度感觉也不一样。眼睛对红色的光刺激强烈,对绿色的光刺激最弱,饱和度低。因此,中国满大街小巷里跑的红色出租车。从视觉科学来讲,其实是一种视觉污染,没有人喜欢长时间盯着红色的出租车,这么多的红色会引起人的烦躁不安的情绪。而司机之所以选择红色的理由无非有两条,一是红包车价格便宜(红色染料易得到),另一个理由即是所谓中国人喜欢红色的吉利。其实真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误解,毫无科学道理。

 3.明度 明度是那种可以使我们区分出明暗层次的非彩色觉的视觉属性。这种明暗层次决定于亮度的强弱 即光刺激能量水平的高低。请注意:不要对这一定义产生误解,即并非有彩色系便没有明度属性,只是强调明度这一视觉属性是排开色相属性,只涉及明暗层次的感觉,就像用黑白全色胶卷拍照片,只记录明暗层次而不记录色相那样。根据明度感觉的强弱,从最明亮到最暗可以分成三段水平:白-高明度端的非彩色觉;黑-低明度端的非彩色宽;灰-介于白与黑之间的中间层次明度感觉。绘画中的素描和不着色的雕塑就是利用这种明度层次来表现艺术主题的。

 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眼睛的明暗层次感随光线变暗而急剧变得迟钝起来。当光线弱时,我们不太能分得清明暗层次。同样在强光下,眼睛对明暗层次也会变得迟钝。研究也发现,人眼睛在555nm的黄绿色段上视觉最敏感。因此,从打动知觉能力的强弱角度看。略带黄绿色光最醒目。人们还发现。人眼的光谱敏感度也是与亮度水平有依赖关系的在低亮度水平下这条光谱机敏度曲线将会向短波方向平移。使人眼对短波系列的色彩变得相对地更为敏感起来。这使得拂晓之前和日暮之后,室外景色变得幽蓝,蓝紫色的花草或物体变得醒目起来。夜色总是一派乌蓝景象便是这个道理。这为我们设计户外广告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可以根据各个地方的日照特点和不同的环境,设计选择醒目的色彩基调,同时根据广告的面积和高度选择合适的光照强度。

 ◆ 视觉适应效果

 视觉适应主要包括距离适应、明暗适应和色彩适应三个方面。

 l.距离适应  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一定区域内的形体与色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调整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眼睛构造中的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透镜,可以起到调节焦距的作用。由于水晶体能够自动改变厚度,才能使映像准确地投射到视网膜上。这样,人可以藉水晶体形状的改变来调节焦距,从而可以观察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2.明暗适应  这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状态。例如,从黑暗的屋子突然来到阳光下时,人的眼前会充满白花花的感觉,稍后才能适应周围的景物,这一由暗到明的视觉过程称为“明适应”。如果暗房亮着的灯光突然熄灭,眼前会呈现黑黝黝的一片,过一段时间视觉才能够调整到对这种暗环境的适应上,并随之逐渐看清室内物体和轮廓,这是视觉的“暗适应”。视觉的明暗适应能力在时间上是有较大差别的。通常,暗适应的过程约为5~10min, 而明适应仅需0.2s.人眼这种独特的视觉功能,主要通过类似于照相机光圈的器官-虹膜对瞳孔大小的控制来调节进入眼球的光量,以适应外部明暗的变化。光线弱时,瞳孔扩大;而光线强时,瞳孔则缩小。因而在任何光亮度下,人们都能较容易地分形辨色。

 3.颜色适应  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法国国旗为红白蓝三色,当时在设计时,该旗帜的最初色彩搭配方案,为完全符合物理真实的三条等距色带,可是这种色彩构成的效果,总使人感到三色间的比例不够统一,即白色显宽,红色居中,蓝色显窄。后来在有关色彩专家的建议下。把一者面积比例调整为红:自:蓝= 33:30:37的搭配关系。至此,国旗显示出符合视觉生理等距离感的特殊色彩效果 并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感受、这说明光的颜色会使人的眼睛产生形状大小的错觉。

 受色光影响而发生视错的现象还有著名的柏金赫现象。据国外科研机构测定,红色在680nm波长时,其在白色光照中的明度要比蓝色为480nm波长时的明度高出近10倍。而在夜晚,蓝色明度则要比红色的明度强出近16倍。对视觉来说,白天,光谱上波长长的红光其色感显得鲜艳明亮,而波长短的蓝光则显得相对平淡逊色。但到了夜晚,当光谱上波长短的蓝光色感显得迷人惹眼时,而波长长的红光色感则显得惨淡虚弱。换句话说,随着光亮条件的变化,人眼的适应状态也在不断地被匡正与调整,对光谱色的视感也与之同步转换。由于这一现象是1852年捷克医学专家柏金赫在迥异光亮条件下的书屋观察相同一幅油画作品时,偶然发现并率先提出的,故此而得名。研究柏金赫视错的现实意义,就是引导色彩应用者在今后的艺术设计活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地组合好特定光亮氛围中的色彩搭配关系,从而尽量避免尴尬色彩现象的出现。如在创作一幅用于悬挂在较暗室内环境中的磨漆画时,在色彩构成万面,不宜配置弱光中反射效果极差的红、橙等暖润色,否则不仅起不到任何装饰效用,反而会使墙面显得更加沉闷。但是如果画面选用少许光亮便能熠熠生辉的蓝、绿等冷调色搭配,就会使整个作品充满美丽诱人的意趣。这对于幽静的环境而言,无疑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烘托与渲染。

 ◆ 心理性视错

 色彩视觉因主要受心理因素一知觉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心理性机带或视差”。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都属于心理性视错的范畴。

 l.连续对比 连续对比指人眼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从生理学角度讲,物体对视觉的刺激作用突然停止后,人的视觉感应井非立刻全部消失,而是该物的映像仍然暂时存留,这种现象也称作‘视觉残像“。视觉残像又分为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类、视觉残像形成的原因是眼睛连续注视的结果,是因为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而引发。

 所谓正残像,又称“正后像”,是连续对比中的一种色觉现象。它是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仍然暂时保留原有物色映像的状态,也是神经兴奋有余的产物。如凝注红色,当将其移开后,眼前还会感到有红色浮现。通常,残像暂留时间在0.1s左右。大家喜爱的影视艺术就是依据这一视觉生理特性而创作完成的。将画面按每秒24帧连续放映,眼睛就观察到与日常生活相同的视觉体验,即电影或电视节目。

 所谓负残像,又称“负后像”,是连续对比的又一种色觉现象。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依旧暂时保留与原有物色成补色映像的视觉状态。通常,负残像的反应强度同凝视物色的时间长短有关,即持续观看时间越长,负残像的转换效果越鲜明。例如,当久视红色后,视觉迅速移向白色时,看到的并非白色而是红色的补色一绿色;如久观红色后,再转向绿色时,则会觉得绿色更绿;而凝注红色后,再移视橙色时,则会感到该色呈暗。据国外科学研究成果报告,这些视错现象都是因为视网膜上锥体细胞的变化造成的。如当我们持续凝视红色后,把眼睛移向白纸,这时由于红色感光蛋白元因长久兴奋引起疲劳转人抑制状态,而此时处于兴奋状态的绿色感光蛋白元就会“趁虚而入”,故此,通过生理的自动调节作用,白色就会呈现绿色的映像。除色相外,科学家证明色彩的明度也有负残像现象。如白色的负残像是黑色,而黑色的负残像则为白色等。

 利用眼睛的这个特点,在设计户外大型喷绘广告时,可以采用大对比颜色,以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高速公路旁边的立柱广告。

 2.同时对比 同时对比指人眼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即眼睛同时接受到坦异色彩的刺激后,使色觉发生相互冲突和干扰而造成的特殊视觉色彩效果。基本规律是在同时对比时,相邻接的色彩会改变或失掉原来的某些物质属性,并向对应的方面转换,从而展示出新的色彩效果和活力。

 一般地说,色彩对比愈强烈,现错效果愈显著。例如,当明度各异的色彩参与同时对比时,明亮的颜色显得更加明亮,而黯淡的颜色则会更加黯淡;当色相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邻接的各色会偏向于将自己的补色残像推向对方,如红色与黄色搭配,眼睛时而把红色感觉为带紫味的颜色,时而又把黄色视为带绿味的颜色:当互补色同时对比时,由于受色彩对比作用的影响,而使双方均显示出鲜艳饱满的魁力,‘如红色与绿色组合一块,红色更红,绿色更绿,在对比过程中,红与绿都得到了肯定及强调:当纯度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饱和度高的纯色将会更加艳丽,而饱和度低的纯色则相对黯然失色,霓虹灯的色饱和度最高,因此霓虹灯的色彩在晚上也最诱人、最醒目;当冷暖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冷色让人感到非常的冷峻和消极,暖色令人觉得极为热烈与主动:当有彩色系与无彩色系的颜色同时对比时,有彩色系颜色的色觉稳定,而无彩色系的颜色,则明显倾向有彩色系的补色残像。如红色与灰色并列,灰色会自动呈现绿灰的效果。

 同时对比这种视错现象曾被许多艺术家们关注及运用。而真正以科学的观念去系统地认识、表达和总结这种色觉现象的画家、科学家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他把具有同时对比性质的黑与白、黄与蓝、红与绿等各颜色从其他色彩中分离出来,并根据主题和艺术创作的需要,将它们巧妙地构成到给定的造型中去,从而使画面展示出不同凡响的色彩美感。

 综上所述,无论是同时对比还是连续对比,其实质都是为了适合于视觉生理与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从生理上分析,视觉器官对色彩具有协调与舒适的要求,凡满足这种条件的色影或色彩关系,就能取得色彩的生理和谐效果。

  ◆ 视觉观察特点

 1.视觉光和暗适应 由于人的眼睛存在视觉的光适应和暗适应,因此这一过程表现为视觉的劣化,这种现象有助于为照明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两个相临的环境中,照明的光源亮度对比不要超过20倍,提倡局部照明与整体照明相结合的环境设计。如,看电视时不将所有灯都熄灭。在地铁和一些地下走廊的灯箱广告的设计中,就必须考虑照明的适应性和局部灯光的亮度选择。

 2.眼睛的注视 注视是一种发挥中央视觉分辨能力的视觉功能,即将被观察点聚焦在中央凹处。在注视中,被注视的目标虽然应被聚焦在中央凹处,但仍然伴随有一种不随意的眼动,这种眼动主观并无意识,而是下意识的。将眼睛不动地盯住远处某点坐着发愣的时候,不一会儿功夫你就会感到周围一切都从视野中消失,留下一片茫然。此时若你猛然清醒而将视线从原来盯住的目标移开,便又会恢复原来的清晰视觉来。这便是视网膜上视像固定便会导致视像消失的现象,这从反面证明了这种不随意眼动对于维持视觉的作用。

 3.视觉的跳跃性 人的眼睛在观察对象的形态时,例如看一件物体的外形轮廓或它内部各部分的细节时,视线总要从一处移至另一处,便需要配合以眼动使观察点一个接一个地相继落在中央凹处上。研究发现,便视线移动的眼球运动是不平滑的,而是跳跃式的,即视线不可能沿着对象的外形轮廓平滑地移动。研究测试的结果显示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眼睛观察物体时,视线在那些最具特征的部位停留的机会最频繁:二是观察时视线移动是跳跃式的。研究还发现,视线的跳跃式移动速度很快,水平方向移动5~20°,视角仅需35~96μs;垂直方向移动5~20°,视角则时间长些,需35~108μs.在两个注视点的移动之间,即在视线跳跃过程中视觉是模糊的、这个研究结论,对于我们在设计户外大型广告非常具有指导作用,即,广告版面有主决之分,突出特点,通过文字、色彩、人物或醒目的对象制造视觉停留点,吸引顾客的注意,避免大面积背景色彩过强。

 4.空间分辨率 指眼睛看清对象细节的本领。即分辩视野中最小空间距离的本领。眼睛看清对象细节的本领不仅取决于物体的大小,更决定于观察物体的距离,因此眼睛判断物体细节不是根据物体大小,而是根据视网膜上的物体的图像来判断。因此广告设计中,特别是大型广告,由于观察距离较远,必需减少版面的复杂程度和局部细节,以方便行人远距离观察的视觉特点。

 5.视觉观察距离 人的眼睛在观察距离中,比较适宜的观察距离的范围一般为2~20m,因此广告的设置高度和距离要充分依据人的身高和平视效果。如中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68cm,然而具体由于环境的因素,广告媒体的安放不可能完全按照预想的进行。因此就必需依据广告内容进行版面的协调,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因素,使其设计更具人性化,更具融合性,更具吸引力。

 音色与颜色

 就象绘画离不开颜色一样,音乐艺术也离不开音色,而音色与颜色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 从物理角度上说,它们都是一种波动,只是它们的性质和频率范围不同而已。人们耳朵能听到的声波大约从每秒十六周-每秒二万周左右,人们眼睛能看到的光波(电磁波)大约从每秒四百五十一万亿周-每秒七百八十万亿周之间。

 在音乐作品中运用不用的音色与在美术作品中运用不用颜色是极为相似的。音色与颜色同样能给人以明朗、鲜明、温暖、暗淡等感觉。有许多音乐家把音乐与颜色相比拟,把它们分别联系起来,1876年,当时著名音乐家波萨科特提出了一个音乐家们可以接受的比拟:弦乐、人声-黑色。铜管、鼓-红色;木管-蓝色。而指挥家高得弗来提出的见解是: 长笛-蓝色。单簧管-玫瑰色。铜管-红色。这种比拟得到更多人的赞同。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时,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明朗的长笛声部吹出了蓝色的天空,而单簧管的独奏乐句,从它那纯净而优美的音色中。似乎呈现出了玫瑰花一般的美丽色彩……。

 至于铜管的音色与红颜色联系起来的确是很恰当的。它强烈、红火、振奋而又雄壮。另外,我觉得双簧管的音色常常是绿色的。 这种音色与颜色的联想是人们在艺术欣赏中逐渐获得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绝对的。因此过去研究过色彩与音乐的人也指出这种联想往往是随意的。 著名作曲家柏疗兹的乐器法中说:“要给旋律、和声、节奏配上各种颜色,使它们色彩化。”而他的作品在音色上确实是很丰富多采的。他和瓦格纳、德彪西等人被认为是色彩感强的作曲家。 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想,产生于生活实际和艺术实际。又了这些联想我们可以在音乐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得到更加形象的多彩的艺术感染力。

 (二)色彩音乐

 色彩音乐是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 音乐与色彩在人的感觉上的联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系之外,还有曲调、和声、节奏、掉性、音区等等。它们都能使人与各种色彩联系起来。人们提出这种联系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早在二世纪古希腊的伟大科学家托勒密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以后就陆续不断地有人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早指出音乐与色彩(光)在性质上有联系的要算阿其那修斯。柯撤尔,他认为音乐是光现象的模仿者。1697年,沃根里尔在他的《名歌唱家》一书中有这样的形容词:“晚会上的红色音调”、“蓝色的矢车菊般的音调”,“黑琥珀色的音调”等等。

 十八世纪伟大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光的粒子性质以后,不久人们又认识到光的波动性质,并从白色光中析出了七种色彩,即红、橙、黄、绿、青、蓝、紫。从此人们就试图找出音频与光波之间的联系规律,最简单的是把音阶中七个音与七种颜色联系起来,但那毕竟没有什么意义。其它有许多作曲家、美术家也进行了各种探索,在1720年路易斯。卡斯勒就写过一本《现代音乐与色彩》的书,有的人曾把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与可见光的光谱色带按比例地联系起来,即最低音开始是红色直到最高音紫色。这仍然一种机械地联系。还有许多人从节奏、曲调、掉性、和声等多方面去寻找音乐与色彩的联系,而且想找出一个规律能使音乐与色彩可以互相“反译”,在这种意图下,第一个有趣的实验开始了。

 1789年,科学家、诗人达文一一个油灯的光线通过可以活动的彩色玻璃射到银幕上,它可以随意变换色彩,然后将它与一架竖琴连结起来,使琴声与色彩按设计好的联系规律而同时改变,这样就产生了称为“可见的音乐”。这可以说是色彩音乐的开端。 在历史上有人把不同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与色彩联系起来,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蓝色的,肖邦的音乐是绿色的,瓦格纳的音乐则闪烁着不同的色彩,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古诺的音乐引起紫色的联想等等。这些说法虽然有些过于笼统,可是却说明了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是可以理想到丰富色彩的。 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斯克里亚宾,对音乐与色彩的关系都发表过各种见解。譬如,他们都认为调性的色彩是明显的,而且提出了具体的见解: 调 性 里姆斯基 斯克里亚宾 C 大 白 红 G 大 棕、金色 橙、玫瑰色 D 大 黄、明朗地 黄、辉煌 A 大 玫瑰色、明朗 绿 E 大 蓝宝石般的色彩 浅蓝 B 大 铁青、暗 (同上) #F 大 灰、绿 湛蓝的 bD 大 暗淡 紫 bA 大 暗紫色 紫红色 bE 大 黑、沉闷 铁色、有光泽 bB 大 (同上) (同上) F 大 绿 红 我们可以从上表中斯克里亚宾对调性色彩的见解中发现,随着升种调号的增多,它的色彩感由红向紫按光谱顺序移动,这恰巧符合两者自然的联系,可见人们主观感觉和现象,也往往能表现出一定的客观规律性。斯克里亚宾是色彩音乐的理论家和倡导者之一,在这方面他作过许多实验

 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各种艺术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色彩音乐也就形成了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人们不再去分析音乐(声音)与色彩(光线)的具体联系了,而着重研究色彩本身的艺术性,音乐家们以各种色彩光,以及通过不同折射二产生的图象去伴随音乐演出。在二十世纪初,这种色彩音乐表演颇为流行,有许多音乐家与美术家,以及科学家进行这种形式的创作和表演,这种表演最初要算里明顿图教授于1895年在伦敦皇家学院进行的“彩色风琴”表演,这架“风琴”以它所产生的彩色光线映在乐队和钢琴上方的银幕上,以它伴随乐队所演奏的肖邦、瓦格纳的音乐。到1911年,他还写了《色彩音乐-流动色彩的艺术》,同时他还在音阶的12个半音上拟出一个色彩音阶,这个音阶不只是一个8度,而是好几个8度。 色彩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创造是制成了Clavilux(克拉维拉克斯)色彩投影机,它是一个能调制出各种彩色光与图象的仪器,由一个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威尔弗莱德创造的,形状有如一张斜面的写字台,面上有产生各种色彩、图象的控制开关、旋扭等装置,它能放映出富有幻想性的彩色图象,有的如轻纱飘渺,有的如动物轮廓,这些富于变化的彩色影象伴随音乐演奏,使人们感到音乐与色彩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1922年在美国公开表演以后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人们形容音乐与色彩是“在感情的平行线上奔跑”的,从此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去研究声音与色彩的具体联系和互相“反译”了。 1926年威尔弗莱德在费城交响乐队的合作下演出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取得很大成功,听众形容现场色彩气氛时说:“音乐几乎被一种俄国芭蕾舞式的鲜明节奏和流动的激情所融合”,在广大群众中也普遍确认了由文学、美术、新的色彩艺术与音乐融为一体的色彩音乐。 在色彩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音乐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创作,著名的如: 亚历山大。拉兹罗发明的色彩钢琴,它能在演奏过程中射出彩色图象到银幕上以伴随音乐,他还著有《彩色光线-音乐》一书。 弗里德里克。本顿发明了色彩控制台。 阿德里安。伯尔纳德作了一个练习曲《色彩音乐-光的艺术》,1913年出版了他的《色彩音乐的作曲》和《线条和形象的练习》。 弗。斯契尔巴契夫写了一个钢琴、竖琴、弦乐四重奏、小提琴、舞蹈和光的“九重奏曲”。 1922年布利斯写了《色彩交响曲》,乐章标题是:1.紫色,2.红色,3.蓝色,4.绿色。并寄各种颜色以特定感情,如他认为:艳绿表示希望、幸福、春天、胜利等。 色彩音乐的名著-斯克里亚宾的《普罗米修斯》(即火的诗)与勋伯格的作品联合表演,使色彩音乐获得了更丰富的艺术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技术也应用到色彩音乐中,在1973年美国芝加哥天文馆内就表演了激光色彩音乐,由于激光具有与普通光线不同的视觉效果,而使色彩音乐又进入了新的领域。

 色彩音乐在我国还未有过有影响的实验与创作。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我认为音乐家们也不妨同美术家们合作,进行一些尝试,说不定它真的会使我们的音乐生活名副其实地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哩!

 色彩心理理论:色彩与听觉、嗅觉、味觉

 人的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以后,都会诱发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这种伴随性感觉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共感觉”或“通感”。

 听觉:

 神经医学家萨克斯曾描述过一个完全色盲的病例,这个罕见的病却不幸地降临在一位抽象画家艾先生身上。他于一次车祸意外之后完全丧失辨识色彩的能力,从此陷入一个灰色的铅铸的世界:他那只棕色的狗变成暗灰色,蕃茄汁是黑色,彩色电视机成了一堆乱糟糟的东西。然而更奇怪的是,在丧失感受色彩的能力的同时,他也丧失感受音乐的能力。他原本是一位对色彩与音乐有极强连带感觉(伴生现象)的画家,他可以将“不同的音调立刻转换成不同的色彩,在听到音乐的同时,似乎也同时看到内心各种翻腾的色彩;如今他已没有音乐-视觉影像……音乐不再完整,因为可以与它互补的色调已经不见了,音乐变得贫乏至极。”

 艾先生的眼睛不仅丧失了看的能力,也丧失了听的能力。艾先生的例子反向地证实了视觉与听觉的强烈紧密联系的存在,它也说明了眼睛不仅仅具有观看的能力,也具有倾听的能力。艾先生并不是具有视觉与听觉的“共感觉”(synesthesia)的唯一一人,许多艺术家(波特莱尔、乔艾斯、吴尔芙)都具有这个被俄国小说家纳博可夫称之为“彩色听觉”的能力。在音乐领域里,最知名的就是俄国作曲家,史克里雅宾(A.Scriabin,1872-1915)。他试图将这些色彩与音调的共生感觉谱进他的第五交响曲,一个“音乐与色彩水乳交融的构想”。他并精确地罗列了曲调、每秒震动次数和色彩的对应表:

  C调    256次   红色

  升C调    277次   紫色

  D调    298次    黄色

  升D调    319次   森林的钢铁之光

  E调    341次    珍珠白和月光的闪烁

  F调    362次    暗红色

  升F调   383次    水蓝色

  G调    405次   偏玫瑰红的橙色

  A调    447次   绿色

  B调    490次    珍珠蓝

 这首交响曲在演出时,“除了安排完整的交响乐团之外,还需要用到一架钢琴、合唱团,和一部能将色彩投射到布幕的色光风琴。”可惜首演时,这部色光风琴的装置被人以“不切实际”的理由删除了。

 然而这个对应表后来得到抽象绘画的创始人-康丁斯基(W.Kandiski,1866-1944)的青睐,并引为其绘画理论的根据,还指出我们不仅能从音乐中“听见”颜色,并且也能从色彩中“看到”声音:黄色具有一种特殊能力,可以愈“升”愈高,达到眼睛和精神所无法忍受的高度,如同愈吹愈高的小喇叭会变得愈来愈“尖锐”,刺痛耳朵和精神。蓝色具有完全相反的能力,会“降到”无限深,以其雄伟的低音而发出横笛(浅蓝色时)、大提琴(降得更低时)、低音提琴的音色;而在手风琴的深度里,你会“看到”蓝色的深度。绿色非常平衡,相对于小提琴中段和渐细的音色。而红色(朱砂色)运用技巧时,可以给予强烈鼓声的印象。通感并不只发生于视觉与听觉之间,还发生于嗅觉、触觉甚至味觉之间。

 味觉:

 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其中色彩排在首位,色彩可以促进人们的食欲,有色彩变化搭配的食物容易增进食欲,而单调或者杂乱无章的色彩搭配则使人倒足了胃口。不同彩色光源的照射也会对食品色彩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人们不同的食欲反映,农贸市场中许多出售肉食的摊位用红色玻璃纸包裹灯泡用红色灯光照射食物,就是为了使肉食看上去更加新鲜,引起人的食欲。

 嗅觉:

 色彩与嗅觉的关系大致与味觉相同,也是由生活联想而得。从花色联想到花香,根据试验心理学的报告:通常红、黄、橙等的暖色系容易使人感到有香味,偏冷的浊色系容易使人感到有腐败的臭味。深褐色容易联想到烧焦了的食物,感到有蛋白质烤焦的臭味。

 色彩窥视心灵的颜色

 依色彩喜好度做性格测验,目前在世界各地可谓风行不衰,极为流行。

 第一位以心理学方式延续研究这项测试的卢休指出,颜色的嗜好也显示出其人对异性的态度和日常生活的形态。换句话说,对于色彩的喜恶,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心中潜藏的愿望。这里有八种颜色,依你按由强到弱“讨厌”的颜色的顺序,选择你排列第八的颜色: A、绿色 B、茶色 C、蓝色 D、紫色 E、红色 F、橘色 G、白色 H、黄色 你选择了哪种颜色?

 最后选出的第八种颜色,是了解你的性格的关键。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不要与喜好的服装颜色相混,请你直接选出感觉深刻的色彩作答。

 最后选择绿色的人 绿色是“红”与“蓝”的中间色。挑选绿色的人性格上也居于两者之间。既有行动力,同时又能沉静思考,拥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特质。也就是兼具优雅与理性,喜好寂寞又谨慎保守。行事不会逾越本分,非常明白自我的立场。由于性情冷静,无论面对任何事都能冷静处理,而且绝不感情用事,所以深受别人信赖。对于别人的请求或委托,总是欣然接受。

 最后选择茶色的人 茶色是深沉而朴素的颜色。喜欢这个颜色的人,服装嗜好也偏爱不华丽但富有韵味的款式。正因为这种倾向,你很在乎事物内层的精神性表现,所以很能了解人世间的寂廖、孤寂。虽然你的存在并非引人注目,但是内在却具有良好的潜质。由于诚实又富有责任感,很容易被别人接纳。但是,有时太过于孜孜不倦,而显得有些不知变通。此外,对于容易明白的事情,偶尔会用力过度,做无谓的深刻思考。

 最后选择蓝色的人 蓝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颜色,正巧和红色所具有的形象相反,它象征冷静和浪漫。一看到蓝色,就令你心情安定沉静,同时提高想象力。喜好蓝色的女性,多具有女性善良和丰富的感受力。神经纤细,容易感伤,对人也十分敏感,一个人独处时,常无法忍受那种孤寂。经常渴求恋爱的对象,而且也希望为温暖的爱所包围。是与其爱人而宁愿被爱的典型。个性朴实,容易得到他人的好感。

 最后选择紫色的人 紫色,是红和蓝两个性格极端的颜色混合而成,因此,这个颜色充满着神秘不可理解的复杂情调。喜欢这个颜色的人,可以说艺术家类型的人,内心强烈渴求世人肯定你的才能,有时显得太过虚荣,装饰过度。面对知心朋友,不妨坦率以待,但是由于平时内向又性情不定,旁人很难理解你真正的想法。此外,有时你也会大发雷霆,但决不至于歇斯底里。

 最后选择红色的人 红色是代表精心和行动的颜色,而红色的食物或饮料也通常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喜欢红色的人,个性积极,充满斗志。而且意志坚强不轻易屈服,凡是依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一旦无法实现便觉不顺心。如果完全不依原先所预期,会又猛烈反弹的举动。尽管如此,碰到多少困难,都不能轻易打倒这个精力充沛的人。

 最后选择橘色的人 橘色是不太讨人喜欢的颜色,特别是不受女性欢迎。可是,喜欢橘色的人却具有出众的社交性格,可以与任何人融洽相处。这种人最舍和从事推销员、空中小姐、旅馆服务员的工作。经常笑脸迎人、先向人打招呼问好。喜欢与人相处,不喜欢独处。喜欢上别人时,通常以朋友的身份爱慕对方,而不会以大胆热情示人。另外,这种人非常喜欢新鲜事物或是稀奇古怪的东西,对人生拥有永不熄灭的情趣。

 最后选择白色的人 白色象征单纯,代表神、理想。偏爱白色的人大多不会将自己的感情清楚地流露在外。看待事物不会单取外表的光辉璀璨,会进一步探索内在的本质。你的存在决不是光芒万丈,因为你本身便不爱好表现,其实你拥有不少突出的优点。你的个性实在,做事努力认真,责任感强,所以深受他人信赖,常有人请教你各种事情。

 最后选择黄色的人 与金属相结合的黄色,是理论性思考事情的“理智之色”。看到黄色,便容易提高自制力和注意力。喜好黄色的人,大多属于理论家类型。虽然才能出众,却容易恃才傲物。由于自尊心强,又对自己的能力极具信心,因此,经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尽管如此,有时又能温顺服从,表现出合作的个性,由此而言,毫无疑问,爱好黄色的人是一位真正生命力强的人。

家庭装修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素

   提起家庭装修或装饰,可以说大家都比较清楚的。但是要深入研究它的含义,就不那么容易解释了。因为“家”的内涵,包容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丰富的背景,所以在考虑住宅室内设计时,就应持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法,才有可能为老百姓作出优质的作品。中国人构筑家的历史,堪称是久远的。远在四千多年前,原始社会的半地穴住宅,如西安的半坡村,其布局不仅满足了当时的生活要求,而且还可从挖掘出来的彩色缤纷的红彩、褐彩、黑彩和白衣彩陶器皿陶嚣上绘制的鱼纹、鸟纹、人面纹及各种几何图案的装饰中,表现出我们的老祖宗在当时技术极端落后的条件古,依然追求装饰美的精神享受,这种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当今已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因而家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与更新的,所以他完全是“……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居住的家,勾通家庭成员的情感,生成亲切温馨的氛围。因此他既是倾诉衷肠的场所,也是相互依存的空间,更是彼此激励、传递爱慕与爱情的“巢窝”,正是俗话说的那样:“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其核心的内涵就是家中有“温馨”二字,应该说这是一个家庭中不可代替的精神支柱。所以,侨居海外的游子,常因向往着家乡的温馨而落叶归根。背井离乡移居他乡者,也常因思家而归。因此,不少诗篇、乐章、绘画等形式,以此为母题歌颂家的精髓。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表达出离家久了怀念家乡的真情,因而隐含着家中温馨的魅力。所以,在住宅室内设计中“温馨”情意的意境,则是创作的主要根据,同时也是衡量家庭装修好坏的重要标准。

  当前在家庭室内设计中,存在着几种不良的倾向,有碍于家庭装修体现上述的温馨气氛,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家庭装修片面追求豪华的倾向

  有的家庭装修把某些豪华宾馆中的设计手法和材质选择加以搬用,这样就会使装修效果走了题,如大吊灯、大灯池、大贴脸等一系列的金碧辉煌的效果,感觉不到一丝的家庭温暖。因室内装修界甚至有人提出住宅装修要“宾馆化”的错误提法,因为宾馆是人们暂时逗留的地方,人流熙熙攘攘,不可能存在家庭气氛,因此这种观点只能误导家庭装修的正确方向。受这种错误倾向的影响,甚至有的家庭一味的模仿KTV歌厅的装修效果,把家庭变成了文娱的场所,也是文不对题的。总之,这些做法只能说是花了钱,却买不到家庭温馨的气氛,因此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家庭装修片面追求高档材料的倾向

  在家庭装修中,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材质档次的高低,而应高超的设计质量取胜。例如做衣服的面料有高有低,笨裁缝用高级面料也不一定能作出款式好的服装,相反巧裁缝常可利用低档面料作出款式新颖别致的服装。这一例举充分说明了,在家庭装修中要强调精心设计于用材才是正确之路,而绝非滥用进口大理石、钛金灯等所能奏效的。

  家装盲目购买大尺寸家具的倾向

  一般标准住宅的开间进深尺寸不会太大,购买家具时应与室内空间的尺度相协调,决不能让大尺寸的家具睹塞了人流的活动空间。有的住户甚至购买了大型办公室专用的老板写字台、大型沙发等,把起居室挤得水泄不通,这那里能谈得上气派,更谈不到有亲切感。因此,在家庭装修中,家具配置是至关重要的。除去上述的要与空间尺度成比例之外,还应注意充分利用上部的空间,如在适当的位置多做一些吊柜和壁柜,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储藏面积,而且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只有这样布置家具才有可能使家庭中的有限面积产生宽敞通透的感觉。

  家装随意堆砌装饰成品的倾向

  在室内装修中,有时需要一些装饰性的线脚、贴脸、花饰等。但是,在装饰材料市场上却供应着大大小小是是而非粗滥造的成品,有的施工单位随意购买其零件,任意在家庭装修中拼贴,如大尺度的顶角线、粗莱的门套线、超尺度的园型顶棚线,因为细部是超尺度和杂乱无章的,所产生的后果,既缩小了本来不大的居室空间,又失掉了典雅大方的气韵,还丧失了家庭装修应有的温馨品位。所以选择成品时,需根据设计意图加以审慎的挑选,方能使家庭装修达到理想的境界。

  家装忽视使用功能的倾向

  在家庭室内装修中,追求美观应是建立在功能的基础上的。但有的装修安装了7-9的大吊灯,往往因为奶白的反光灯罩及磨砂灯泡,造成了昏暗的照明后果,这种处理办法是既费电又不适用,且给人以压抑的感觉。又如有的吊柜拉手过高,使用起来非常不便。还有的家庭装修,过分追求小趣味,在地面分割上没有依据功能的要求划分各种材质,所拼贴出来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没有起到功能分共的导向作用。尽管有的装修,注意到了利用材料质感的判别划分室内的空间,但由于选择材料不当,也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例如有的用餐区域铺设了地毯,就会带来难以清洗油污的麻烦。另外在门洞较为集中的地方,没有注意门的开启方向,造成了彼此交叉干扰。这些问题似乎不大,如果处理不当,依然会给住户带来诸多不便,为此不可掉以轻心。

  家装住宅室内设计的虚与实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家庭装修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这一现象的出现,及是经济发展与生活提高的必然结果。但如何才能装修好自己的家,却存在着不完全相同的看法,也就是平常说的观念存在着差异,应该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然而其中有一个问题则需要弄清楚,即要想搞好家庭装修,在施工之前是离不开良好设计创意的,犹如画家在作画之前强调“意在笔先”是同一个道理,否则就会产生乱点鸳鸯谱而作不好画。同样,若没有清晰的意图,就盲目地进行家庭进修,也是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往往还会酿成花了不少钱,却买了个俗不可耐的结局,令人感到得不偿失和啼笑皆非。产生这类恶果,固然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是通常被遗忘的,那就是用户考虑家装时“实”处考虑的多,而“虚”处考虑的少,甚至于缺乏考虑。例如:地面铺设石材还木材、墙壁贴壁纸还是涂料、天花是吊顶棚还是做灯池、家具选择大的还是小的、顶部灯具是吊花灯还是装格栅灯等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实而又实的问题。诚然,上述这些具体的问题不是不应该考虑,但它们都是漂浮在家庭装修中表面上的东西,问题在于把这些建筑装修材料堆积在一起,欲取得什么样的装修效果,常常有欠研究,也步是没有在感觉得到而又看不到的内涵“虚”字上做文章,例如追求典雅大方、朴实无华、返朴归真、民族风韵、现代气息等,皆是家庭装修中至关重要的创意上的问题。有了良好的创意,就有可能使家庭装修居于较高的水平,同时还可以有力地排斥那些华而不实、珠光宝气、比例混杂、尺度失调、章法紊乱、庸俗不堪的所谓“家装”。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处理好了这个问题,甚至还有可能节约用户的不少投资。

  在家庭装修中追求优美的构思意境,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它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趣,甚至可以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后代的作用。例如在洁白的墙壁上,挂幅书法“慎独”的横批,再配以阴生植物绿色盆景,在适宜的光照下,会取得异常典雅大方的气氛,人们在这样环境氛围中生活,既能使人的性格文静,又能提醒人们约束自己的行为。正如台湾学者社杜文正先生所述的“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包括文化背景,平均艺术水准,审美观都和设计有关。居住空间设计对我们来说是物质享受也好,精神生活情趣也好,都还不能显示出设计的重要和神圣。真正很需要的是我们下一代能在优雅的环境中培养出优雅的气质。”杜先生的论说可谓深刻,好就好在他把装修设计的品味高低、环境优劣,提高到影响人的气质高度的层次上,是难能可贵的。这就意味着不能把家庭的室内设计与装修,理解成为单纯的装饰问题,而是需要着力于人群、家居、空间的分析,继而去探索美好的环境。因为当今不少地方流行着追求华丽的时尚和乱贴材料的风气,多在涂脂抹粉式的“装饰(DECORATION)”上做文章,而没有意识到室内设计工作的重要内涵。要看到优良的家装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还可以起到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作用,这应是当今家装的一个具有时代性的特色,我们绝不可等闲视之。

  在有些地方,常听到这样的论调,对简洁清新的室内设计,贬之为“没有设计”,其意思是非把居室各个界面和角落塞满了装修材料,才能称得上为“设计”。持这种观点看家装,必然会导致以实代虚、杂乱无章的后果,并给那些走街串巷的装修游击队创造了招摇撞骗的机会,同时也会给某些水平低下的装修公司开辟了乱施工、乱收费的途径,并给一些不学无术混在装修界的所谓设计师和一些缺乏室内设计训练的青年,拓宽了单纯追求经济收和粗制滥造的市场,在客观上降低了我国室内设计的水平。这种现象的存在,更加严重的是使为数不少的受害者,使优美的居住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精神污染和损伤,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当然强调室内设计“虚”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说“实”的方面就不重要了,在家庭装修过程中应提倡先虚后实、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正确创作途径,也只有坚持了这样的创作思路,才有可能创造出较为理想和有一定水平的家庭装修。

  在总的构思方案确定,选择装修材料、卫生器具、灯光类型、厨房设备等就有的放矢了。但是由于居民的职业性质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审美观点不同、业余爱好不同、家庭组成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以及经济水平不同等,在物质与精神要求上,也会存在着不少差异。如在选择木板材质时,对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就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实木地板具有自然真实、木纹优美、软弹舒适、防滑安全等。有的则认为复合地板远比实木地板优越,主要是它具备木纹质地均匀、耐磨防潮性强、不需涂漆打蜡、安装方便快捷、不易变形隆起等,一般比实木地板造价低,符合大众的生活水平,而且从宏观上看可以节约大量的木材资源,所以被不少人采用和肯定。再如在地面上是选择石材还是地毯的问题上,也是有不同听看法,石材、面砖之类的装修材料属硬质面材,其优点是耐磨光滑、色泽优美、机型生动、清洗方便等,但它在存在着不少的弱点,如:过于光滑极易跌倒伤人、过于豪华有失居住气氛、对中老年人或某些病人来说会有阴冷的感觉等。而地面铺设地毯,优点是松软隔音、舒适大方、整体性强等,但它不易清洗、藏虫纳垢,应是它突出的弱点。使用者应权衡利弊,加以选择。  

装修材料、家装设备、卫生器具、装璜饰物、家具花色和电器灯具等的选择,皆存在着色泽、质感、机理与造型的问题。设计若选择不当,或者说未能与创作意图挂腻。机理过密则繁;过疏则简。因此,“实”的取舍,应服从于“虚”的要求,方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此外,在家庭装修中还应重视“绿色设计”的问题。如:阳光的充分利用,除有利于创造明窗净几的气氛之外,还可以有利于紫外线消毒杀菌。保证通风的畅通,除可摄取新鲜空气外,还可有机的借进室外景观。有的居民在家装时,忽略了通风采光的问题,把窗帘设置的比较封闭,致使室内幽暗气闷,令人感到十分压抑,而且还有碍人们的健康。还有的把暖气罩设计的不够通透,造成气流受阻,既影响了取暖效果,还损失了能源。也有的家庭装修在顶部灯具的选择上,常将注意力单纯地集中在美观上,忽略了照明的光效,极易造成电能的浪费。

  纵上所述,可以看出家庭装修所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较为复杂的。为此切不可轻率从事,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分析,借鉴经验,虚实结合,或许能够创造出家庭装修的优秀作品来。

  住宅室内设计的形式美

  在家庭装修中,选择哪种风格形式,经常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是现代的呢;还是古典的,是欧风的呢;还是中国的,是后现代的呢;还是巴罗克的,是反朴归真呢;还是地方特色的,……是不胜枚举的。装修形式的问题,固然和审美情趣有关,但品味的高与低、内涵的深与浅、形式的美与丑,则是不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在装修品位与内涵上,绝非是表面文章,犹如绘画中的气势、音乐中的情韵、文学中的心声等,即无论那种艺术形式,若缺乏深邃的内涵,则一定是苍白无力的。因此在装修中,艺术形式是个灵魂性的问题,似乎难以琢磨;莫衷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在考虑室内装修形式时,怎样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呢?显然,没有把关系处理好,就去单纯的追求所谓的装修风格与形式,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做法,是绝然不可取的。在室内设计创作中,不能让某种固定的形式束缚住活跃的思路。例如在追求清新淡雅的居住气氛时,就应大胆地拼除繁琐的装修纹样,在组合上采用简洁的线、面、体重构的装修空间,以显其纯。在色彩上选用中间色调,以显其雅。在质感上择其光与粗,以显其爽。再加上合适得体的饰物,如:窗帘、盆景、雕塑、绘画、壁挂、灯具等以显其韵。这些皆是体现内涵的室内装修设计的手段,有了这样的内涵做为依据,其装修形式会自然地脱颖而出,何必削足适履拘泥于形式的框子呢?台湾学者杜文正先生曾说过:“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长,都是为了提供人类更舒适之居住环境的创作中,既要有合理的功能关系;也要有优美的艺术形式,方能使建筑室内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统一的境界。另外,把室内设计提到了创造“居住环境”的高度,是极为符合当代人的行为心理的。据美国的《建筑实录》杂志(Architectural Record)曾于1996年组织过关于“美国建筑的回顾与发展”笔谈会,很多建筑师认为:“八十年代重要的发展,不是这个主义或者那个运动,而是对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普遍认同。”这个在国际建筑界的新倾向,虽然是泛指泛指建筑创作的,但它也是适用于室内设计,因为整体的“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早已融进建筑室内空间了。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曾表明过:“……任何空间都存在于环境之中,故提高人造环境的物理素质和艺术性,就成为提高现代生活质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他把这个问题与人们的现代生活联系起来了,而不是用一种形式代替另外一种形式主义,游离于现代生活之外,抓住某种形式不放的创作方法。在家庭装修中,一味鼓吹所谓的“欧美式”、“中国式”以及“地方式”等贴金俗套的家庭装修,皆属于混杂的表面形式的滥用,必然会抽掉现代生活中需要的形式优。

  充分利用空间的重要性

  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广泛的引起了人们住的变化,由实物分房到货币分房是一个大的飞越。但是,在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下变革中,人们由租房到买房,又跨出了一大步。然而在装修住房这个问题上,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现象和观念,有的是铁或基本上是正确的,有的则是荒诞不经,有害无益,障碍室内设计的发展。其中装修的实际效果与空间的充分利用,显然地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在这个问题上是需要认真思考与苦心钻研的,下面举例说明某些矛盾的现象,如有的人们在购房时对使用面积的大小真伪,常是倾注着全心的关注,甚至可以做到寸土必争。然而,当进入装修或购置家具时,却又盲目地追求大尺度、大体量的所谓“气派”和“辉煌”,遗憾的是往往在这样错误倾向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将辛辛苦苦购来的不少有用的空间,被庞大尺度的装修和家具所掠吞,也等于侵占了应有的活动空间。比较客观地说,真是得不偿失!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曾经对空间与阐明过极为精壁的论说,介绍给大家以利得到一些启迪,他曾剖析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嚣之用。凿户牖以为宝,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大意是:采用黏土和泥制成的泥制成的器皿,可以使用的是内部空间。挖门形成的房室,可用的仍然是内部的空间。可见,我们从老子的哲理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实体与空间互为依存的关系,而是启发我们珍惜得来不易使用空间,。以此推理在家庭装修中,应防止超尺度的装修和家具陈设。另外,一般住房家具所占使用面积和空间的比例是不小的,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家具买大了、摆多了,不但损失掉可贵的使用空间,而且还会造成无益的浪费,并加大了做清洁卫生的工作量,总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那么窨如何选择家具的欣赏趣味、房间大小、门窗位置以及设计意图等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综合的考虑这个问题。以客厅为例,若房间面积为16-18m2左右的话,单人沙发以不超过80*180厘米左右为益。当客厅面积为24-30m2,沙发尺度的选择可以大一些,一般单人沙发90*90厘米左右,三人沙发则以90*210百米左右为佳。当然,沙发尺度的选择,除应考虑居室的面积之外,还需要考虑客厅开间大因素,这是因为同样面积的房间,若开间过小,也不能布置大型沙发或其他的家具,否则剩下的空间就更了。反之,若同样面积的房间开间大的话,相对的说家具布置就比较灵活机动多了。何况有的商品房把房间面积 比较小,更需要注意人与家具及装修之间的合理距离,即人在其中的可活动量,切不可单纯地追求家具和装修的表面形式与所谓的“气派”,人住在空间环境中所感到的舒适美观才是室内设计的核心总是。显然,在推调皮家庭装修高等时,能否把握好住房空间的比例与尺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设计手段与技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是做不好设计与装修的。令人担心的是,当今已有大量的家庭装修,考虑居住房间的实际大小,盲目地加大装修细部的尺度,如粗大笨拙的门套贴脸、墙裙腰线、顶角线脚、多火吊灯.帝样超尺度的装修,不仅赞成了本不应该的浪费,而且还会相对地缩小房间应有的空间感。没怪有些住户说:“未装修前房间还不算小,但装修完了再摆上家具,房间就变小了,真窝心!”应该认为老百姓的这种感觉是真实可信的。提高到室内设计理论上的去看这个问题,及是装修与空间、家具与空间、细部与空间之间失掉了比例与尺度统一直辖市的关系,导致花钱买来了不舒畅、不和谐也不美观的后果。谁之过?千万不要怨天怨地,要怨的话,应怨在没有审慎设计的情况下,盲目装修施工和购置家具陈设而造成的不良后果。诚然,装修居室、美化环境是值得称颂的好事,但是对盲目装修确应持否定的的态度。世界著名建筑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认为:“住宅不是陈列品,也不是地位的象征,而是审美和功能统一的环境。”他把住宅设计,提高到环境艺术的界,不少人似乎尚没有意识到,某些人和某些装修公司却停留在“有了房子,就要装饰、装饰,有个效果图,就可施工,没那么多讲究。”的水平,这样下去怎么能让装修品位上去呢?又怎么能为住户服务呢?社会上的装修实际尽管如此,但是做为室内设计专业工作者,就不应该马虎从事随声附和了。要知道住房的环境艺术或艺术环境,系指人为的创作出来的空间形式美,而且美的环境,不仅可以产生美,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继而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对照社会上为数不少的家庭装修,缺少的并非是物质与技术,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倒是较为缺乏的。在这里使我想起了上海博物馆,其中陈列了以明式家具布置的客厅和书房,合科尺家具与陈设,显得异常幽典雅,散发出了浓郁的居住环境的芳香,咱不到一丝的庸俗气和铜自气,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当然,我不是推崇中国古典住宅的装修形式,而是需要学习下借鉴传统的善于形式美方面的创作经验。另外,再举一例是美国科罗拉多州黄金区的山地住宅,多数居民的住宅装修不仅是朴实的,室内外的环境也是极为优美的。所以要想把家庭装修好,就得提高环境的意识,或者说空了在于环境之中,反之环境也存在与空间之中,即争取空间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优秀的环境,最终要达到提高现代生活质量的目标,通过所创造出来的环境,能体现出人工环境的理性素质和艺术品味。无疑,使家庭室内环境能具有诱导健康的思绪、引出欢快的心理、陶冶高尚的情操的感染力,这种境界既是装修,设计的内涵,也是把室内空间升华为环境设计的高度。

  要想提高装修的质量,应排除诸多人为的障碍,如片面地追求形式、攀比豪华的标准、向往所谓的气派与珠光宝气,似乎家庭装修是给别人看的陈列品,这种做法是谈不质量的。应当明确的指出,某些设计工作者和一装修公司以及所谓蝗“街道游击队”,为了金钱的利益,更是随波逐流推波助澜,给装修界制造了惊人的混乱,也给人们不少的误导。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家庭设计与装修呢?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设计者的素质和使用者的欣赏趣味,提倡和宣传优质的住宅装修典型调查作品,拼除一切不利于家庭装修创作的世俗偏见,居民买房也好、装修也好、装修也好、购置家具及陈设也好,我认为广秸词常为流传的“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是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但愿整体环境的设计入人心,争取更我的人共识,为21世纪的居住环境更美好而共同探索,只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未来的路程是越走越宽的。

 



上一篇:室内设计的基础学科
下一篇:如何做好室内设计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免费量房
免费设计
索要报价
扫一扫

扫一扫

预约有惊喜
签约送大礼

返回顶部